close

昨日去書店晃了 一晃,卻恍如隔年,其實也不過隔了三天沒去。一周七天就有四、五天會到書店,查看最近有何新書出版,也翻閱一下新書的內容是否值得買,我想這星期為沖春節買氣,出版社也卯起來發書吧,文學新書有10本、財經有3本、推理小說也有6本,其他類別也有10幾本

就文學小說來講,翻譯文學仍是主流市場,這星期已發行的有《第44個孩子》、《坦伯頓暗影》、《最後理論2》、《結婚蛋糕》、《樓梯轉角的綠衣女子》、《分離》、《空影之書》等,較長時間在觀察書籍出版的變向,會發現至從木馬文化所發行《追風箏的孩子》熱賣狂銷後,進而改變出版社日後在選書及出版上的模式,你可以發現新書的發行一定是紐約書榜或是亞馬遜上的熱門書籍而這些暢銷書籍都有其共通點,內容不艱澀、好讀、娛樂性質高,所以讀完後沒啥好思考,就是一種淋漓暢快的節奏,就像是午後時分,來把許久未解脫一陀屎,啊……清爽呀!

閱讀內容的趨勢,主要在迎合大眾市場,因為出版社現在愈搞愈大,商業私利傾向就會偏重,當今社會愈趨專業化、號稱「知識經濟時代」(甚麼叫專業?就是本業以外的事物處於無知狀態)這些炫麗口號之下的真相,不就是工作量加重、速度節奏愈來愈快、工作與休閒的時間界限愈來愈模糊,請問在這種生活方式裡,誰會去閱讀《罪與罰》、有啥空閒去思索「康德」的先驗理論,雅各比在《最後的知識分子》曾描述為何知識分子的衰落:商業化、大學職位、專業化,當知識分子不在和大眾對話激辯而只為大學終身職位獻身時早已失去批判的力量,我想雅格比所想傳達的理念是知識分子不論處在何種職位仍應當有作為公共知識分子的覺醒(但我想很難呀)。這造就所謂的暢銷書的產生。每年1萬本書發行,茫茫書海如何選,那就選大家都在看的,要圖文並茂、要簡單易懂,但偶爾還來幾句古人的智慧語錄,讓你感受到內心智慧有所增長,但當你啃噬完書店裡新書區上的書籍後,所殘留下的不過是千篇一律的書寫格式,那份剩餘的價值會讓你悔悟,為何不在心愛的馬桶上多停留一些些時間呢?幹嘛為一堆沒啥內容的書籍,忍受小屁屁上殘留著宿便未清的苦澀。

以前只要一有文學新書上架,不管內容如何(先說明,不管再爛的書至少要上的台面的出版社才買),一定會買下來,再依文字量花個一天或半天時間讀完,現在老了、力不足了、腦袋遲鈍了,一本書不值得重讀,就沒有收藏的必要,那當然就沒有買的必要啦!至於這選書買書的拿捏,就是下海去讀書,讀多了你就懂了,你就會也有出一張嘴拉低賽的功力。

44.jpg 

收藏指數:++

不管甚麼東西人類天生就是犯賤愛分類

這本跨越文學與大眾小說之間那無聊的分類

閱讀價值與重讀思考都有

死了.jpg 

收藏指數:我借你好了

寫的囉哩吧唆

不能再罵了,免得被告

 

失去.jpg 

收藏指數:搶錢搶很兇耶

作者是覺得只要讓讀者掉幾滴淚,這本書就有價值了吧

如果想知道何謂美國人的思考模式,把皮考特的書翻一翻就瞭了

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春江水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