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il.jpg 

 

最近欣賞了一部老片是Caroline Link執導的《走出寂靜》

 

caroline link.jpg 

卡洛琳.林克,32歲便拍出人物刻寫到位、場景畫面細緻,真不愧是天才級導演。
其作品有 1996的走出寂靜
         1999的冰淇淋的滋味
         2001的何處是我家
         2008的 Im Winter ein Jahr

關於《走出寂靜》這部電影的介紹與評論,在網路上已有許多訊息可查,所以我不再多廢話。

這部電影的主軸,主要在於主角菈菈生長在雙親失聰的家庭裡,喜愛音樂卻面臨父親對音樂的反感。

在父親與祖父、父親與姑姑、父親與菈菈之間的內心揪葛。

《走出寂靜》,我發現許多的評論都圍繞在失聰家庭、如何過生活等……細節打轉,

或是從表面上來論述「寂靜」是指家庭裡的無聲情景對照音樂的求學聲音的體現,進而來到柏林,面對大城市的繁華與喧鬧。

 

在這裡我只論述三個重點(請先去看影片)

 

聲音的寂靜、情節的寂靜
影片一開頭是從冰封的湖底往上拍攝,在冰風雪白的冬日裡,似乎萬物皆靜但湖底下的水草依舊流動著。

溜冰刀劃過無聲的音響,雪白的一片像是甚麼都停止了,卻仍有生命的氣息繼續呼喊著。

寂靜要傳達的是,要對照卡洛琳.林克當時的德國電影甚至是當時社會氛圍,一種沉悶、毫無生命力壟罩著時代。因襲著看不見的悲哀,這種無力的寂靜是看不見的殘缺,看不見的、已習慣的,都是導演想試著表達,「我們該突破了、該覺醒了。」

 

寂靜的細節、寂靜的動作
菈菈的父親陷在對往昔的陰影裡,在無聲的畫面裡,傳統禮教下對殘缺的眼不見為淨的漠然態度。

畫面帶到醫院裡菈菈與父親等待著母親的生產時刻,菈菈問父親為何討厭姑姑?父親腦中想起的是黑白音樂會畫面,在那使我羞辱、使我不堪的時刻,但突然一個小男孩跑來握著菈菈父親的手掌,畫面停留在小手掌與大手掌交疊的那一刻。寂靜無聲,卻已傳達出倒反的意象。

在親情之中如此陌生、在陌生人裡感受溫情,寂靜的諷刺卻震撼有力。

更有著父親的童年陰影應當在此畫下結束,陌生小手的出現是個轉折,導演細膩的手法帶出人性的脆弱,不因年紀增長而有所不同,卻能靠著人性無私的光輝漸漸融化冰冷的寂靜。

 

寂靜的音樂、現代的音樂
細心一點,可體會到導演在配樂上的安排,脫離單調的氣氛音樂,傳達出導演深受流行音樂的潮流,毫無突兀的穿插古典與現代音樂之間。令人感動的音樂,就是傾聽內心的音樂。

能突破歐洲文化的界線,吸取好萊塢的快節奏,導演懂得別再搞那種曲高和寡的調調,一些溫馨、一絲希望的顯現是必要也可行的。

有人批評最後場景時,父親出現在菈菈參加音樂考試的場景畫面。

我認為那是要傳達父親緊握欄杆那一幕,雖然聽不到,卻藉由聲波傳遞音樂的震動。

鏡頭拉回前面,可看到父親常問菈菈,打雷是什麼聲音、下雪是什麼聲音、日落是什麼聲音,從這也可看出父親並不是厭惡音樂,只是過去的記憶困住了他。

在今夜,雨聲的夜晚。

推薦格友欣賞一部優質的電影。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走出寂靜
    全站熱搜

    春江水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