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0688  

一道煙波起,遙想過往歷史風風雨雨

掩上書,開始在腦海中爬梳所讀的文字。欣賞國畫、書法在於窺究其中「人」的意涵。

感受畫中山水遠林帶來的寧靜。或許有人覺得老派做作,但就像我有篇寫述朱曉玫文章時,提到「主觀的思維」會影響你的喜好。

朱曉玫 海頓 鋼琴奏鳴曲 n°38 

文章中所撥放這首〈姑蘇行〉恐怕時下年輕人不易體會,對於音樂,甚至山水畫所帶來的那分悠意清邈之感。

張繼詩中的寒山寺,總會讓我浮現王蒙〈青卞隱居圖〉雖閒雲野鶴之流,但心中仍有分鑾殿之志。

        王蒙 青卞隱居圖  

          王蒙〈青卞隱居圖〉

本身非專長於藝術,但一幅郭熙的〈早春圖〉會讓心思沉澱。人需要幽雅清緻的空間來轉化不斷屯積的煩躁,但有時一幅入你心坎底的畫作,效果更甚身歷其境的造訪。

 

IMG_0700

 

 

IMG_0709

 

IMG_0710

   (上兩幅是早春圖放大部分)

我常在想為何一幅有千年歷史的山水畫,能深深吸引著我?因為過往的征戰豪情、江南煙雲、金樓瑤殿這些緬懷的想像都已成空,留下的是文人騷客的遺墨書畫,不論是盛朝繁華或落漠古都。每個朝代都是一個不間斷的循環。士人、販夫都在時代的推波下持續前進。基於這樣歷史架構下,書畫的存留讓後人得以一窺當時的心境與場景。

宋代遺時殘蹟雖然在歷史教科書的定位甚低,說其是國弱地小,但在藝術的巔峰寶座上,宋朝始終不曾動搖。

對我這種外行人來說,看畫只是畫,若是要更加深入了解畫裡的意涵與時代變遷下所衍生的派別技法比較,就真的需要有好媒介來入其門。

多年前,在朋友的介紹下購買了幾本市面少見的藝術書籍,其中這本《從風格到畫意》閱讀後便喜愛之,作者石守謙先生以文化與歷史學識涵養,書寫中國繪畫的所代表的時代變遷,有別於市面一般書籍,市面上的書籍通常是以通俗知識的介紹為主。而《從風格道畫意》是以專論的形式深入研究比較各朝代的差異,用整體的論述方法貫通當代社會民情風俗,並且隨著時代的演進如何影響繪畫的細膩之處。

 

IMG_0690

 

董源的〈溪岸圖〉推敲歷史的定位與對後世的影響,試著比較了〈溪岸圖〉與北宋〈早春圖〉差異,〈早春圖〉出現之前的技法,著重於簡樸空間感的布置,北宋早期對於畫中建物、遠景、樹林都較具有獨立性。畫面上會呈現的是較面狀的舒展。〈早春圖〉改採複雜的疊壓和向前後不同方向來伸展,有更大遠景與空間處理,立體結構的呈現會更強烈。

IMG_0694

  郭熙 早春圖  

這是擷取網路上的〈早春圖〉整體的觀看更能看出栩栩如生的描繪

 郭熙的〈早春圖〉是故宮的鎮館之寶

只有重要節日才會展出

IMG_0692

 分別從不同畫冊擷取圖片,但拍的也不太好。

董源的景色空間處理,從欣賞其不同畫作中,都可發現構圖視覺上較平面狀,結構配置上較鬆散。

     dongyuan-06x  

              董源〈寒林重汀圖〉

  IMG_0713

           董源〈溪岸圖〉

可以欣賞比較北宋郭熙〈早春圖〉與五代時期董源的〈溪岸圖〉、〈瀟湘圖〉在空間處理與景色複雜度的差異。

董源 蕭湘圖  

        董源〈瀟湘圖〉

IMG_0707

 

IMG_0708

范寬郭熙是北宋山水畫重要人物

〈谿山行旅圖〉裡磅礡的高山,在寂靈飄渺的深山中行旅者,顯得如螻蟻般的存在。

企求超脫現實環境的枷鎖,是古今過往,文人們不段描述的理想,或許有人覺得是空想吧。

 

IMG_0695

  

馬遠 雪灘雙鷺

       擷取自網路的馬遠〈雪灘雙鷺〉

 畫裡的詩意,透過天與樹枝間墨韻迤邐延伸。寒冷天地蒼蒼茫茫,留白的空間中引人遐思。

馬遠 踏歌圖

                       擷取自網路馬遠〈踏歌行〉

 霧雨煙嵐,國破山河的山不是崇山峻嶺;是虛曠的玄學世界,讓人有個暫時逃避的依歸。山間清幽,

馬遠 踏歌圖局部

                                 馬遠 〈 踏歌行〉局部圖

 人生在世,不完美的型態是一輩子的宿命,雖然我們會不斷追求嚮往聖人的想像,佛教中的極樂世界、上帝所在的天堂,但不變的是,終究是個血肉之軀,透過教養我們思考所作、所想,不斷犯錯、不斷修正,努力朝儒家的聖賢言行為目標。

但下一刻的自己,可能又是放浪形骸、狂野不羈,我常是如此。過去所深受的「老派思想」要我像個君子,思想、文章、交談、舉止,都會無形中受到過去的操控,但在某個不知名的時刻,又讓自己變個痞子、無賴,粗雅不堪的舉止惹惱周遭的人。

腦袋瓜的思緒常在下筆寫些文字時,會亂了套。想寫「黑」卻成了「白」。語言的不確定性,常讓我對別人、我對自己,都會造成歧義的理解。就猶如,對畫的意境想像,是感傷、是孤獨、是寧適。

在獨白的時刻裡,若可以,隱遁深山作浮雲世界的想像,確實是無限的嚮往。

 

馬遠 山徑春行

在一勾一畫的筆觸中,馬遠藉景思愁,以細膩的畫工描繪景致、人物生動的顯現。畫境的構圖上不表現山水全貌,只在局部中刻畫內心心境的表現,大量留白的空間感,創造出雨霽晴乍的春天景色。

空靈、獨白、一人,簡潔的畫風卻高度包含了人文的想像意境。

IMG_0702

「惆悵故山雲,徘徊空日夕。」王維感慨歲數已大,人生如過客。歲月的流逝,淬煉而成的智慧,就算明瞭典籍奧理、就算看透人生無常,但面對自然萬物的變與不變,仍會不禁惆悵憂悶於天地間。

「故山雲」禪意的意境。山仍在,雲仍浮。倪瓚,元朝人。〈松林亭子〉描述的正是苦難飄泊的日子裡,對過往家境富裕時寧靜舒適的想念。景色依在,心境已變。不是更加豁達,而是焦慮的鄉愁。岸邊空亭,孤寂淒涼之感湧上心頭,畫出「獨立霜柳下,渺然懷故鄉。」幽懷之作。

 倪瓚 幽澗寒松     

       倪瓚《幽澗寒松圖》

 

IMG_0704

 

       wuzhen-03x  

    吳鎮〈洞庭漁隱圖〉

 

 

     

arrow
arrow

    春江水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