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3951  

 

書名:開往中國的慢船

作者:村上春樹

譯者:賴明珠

出版社:時報

 

閱讀對於現代人來說,是稀鬆平常之事。上班族早上閱讀報紙、玩股票的閱讀財經資訊、求學的閱讀獲取高分的參考資料……

然而,閱讀,對另一批專職閱讀者來說,閱讀是生命不可沉重的輕!

閱讀像是一趟時光旅程。人的漫漫迢路,從懵懵懂懂漸至思索明瞭許多事,一本書、一本經典文學何以能代代傳遞著?精神食糧人們常常說卻也常不明就裡,文學亦是如此!

我們常會說:「你看過尤里西斯嗎?」、「你讀過人性枷鎖嗎?」……諸如此類的

回答的可能就是:「有呀!」、「還可以啦!」

一本小說(愛做作、掉書袋的人,總愛用「文本」或「論述」這些字眼來替代「書」或「小說」)的作者,在構思主題、布局情節總會賦與這本書有多少的議題在其中,可能是三個或五個可以深度去思考的意涵在。就像考申論題,在這題目裡可能有出題者要考生回答的三個或四個爭點在,就看你能發現多少的爭點。

年少時,讀著村上春樹的作品,可能是非常直觀式的感想所得,無以言明的愁緒,青春的煙幕、薄薄的遮住眼前。隨著年歲漸長,重新翻開《開往中國的慢船》會把沉澱在生命裡的東西,化作對書中的另一番詮釋。

有時作者可能在書裡伏筆著三條線索,第一次閱讀你可能只發現一條,卻歡欣鼓舞似的以為找尋到了新大陸般。等到一些時日後,你再重新閱讀後,才知道當初自己的幼稚與天真,原來書裡還有兩條線索在,甚至還可能發掘連作者也想不到的價值在其中。一本有生命的書,就是如此有趣!

說這麼多,在於過去曾有一段時間,「村上春樹」幾乎是文青的代名詞。金城武走入書店裡的廣告意象,來自《遇見百分百的女孩》背景音樂是Andy Williams的《Dear heart》一曲。那段時間裡,許許多多的廣告加進了村上式的元素。

大學生、窮文青、電影人、藝術者……通通無來由,就喜愛來一句村上式的語錄。每個人都自詡為村上春樹小說的專家,市面上一本又一本評論村上春樹的書籍發行著。

現在看著這股熱潮消退,曾經大放大鳴的評論家也滾到一邊去。時間裡,曾在某個階段翻閱著某本書,進而愛上這本書,雖然對內容只有著模糊的印象。久了,你或許遺忘了,但發酵的過程仍持續著,某個偶然的下午或寂靜深夜裡,重新拾起這本書,便會發現閱讀的心境已大不同,有能更多的想法、更多思考的延伸。

《開往中國的慢船》收錄了七篇短篇小說,短篇小說你覺得好讀嗎?

我會說:「不好讀!」

不僅需要想得更深一些,也需要對作者不同時期的故事元素,有些許的認識才能細細品味書中的豐富想像。

〈開往中國的慢船〉這一篇文,是非常典型的村上式風格,充滿詩意與音樂化的文字。

閱讀村上的短篇小說,理解的層次上就須先了解到,村上獨特的文章意象裡著重的是精簡內文中埋藏多重線索,去除不必要的太細鎖繁雜的描述。

以〈開往中國的慢船〉來說,愛情的情節是輕輕淡淡,隨著閱讀想像中一瞬而過。沒有刻苦、沒有煽情的情節,卻又總在闔上書後,如茶般的韻味陣陣襲來。

「跟我模糊的想像正相反,中國人小學的外觀,和我念的小學己乎沒甚麼不一樣。」這段文字透露著當時中國在日本人心中的刻板印象,當試著去互相了解後原來所謂的隔閡是可以拆離,只是那一動作是需要契機。

第一個認識的中國人與接下來大學所認識的第二個中國女孩,不論代表的是擦肩而過的一面之緣或是原本可擁有的一段異國情緣,卻總是會在荒謬的錯誤中,失去了音訊。不是瓶中信般的庸俗愛情。

村上春樹的文字,就像山水畫般大量留白,景物只是畫中一小部分,剩餘的空白是給予觀看者獨自的沉思。

細琢村上的文字,文字不再只是表象般的意義,「地球儀上黃色的中國。今後我可能不會去那個地方。那不是為我而存在的中國……」「……一切都將逝去。在消失無蹤之後,所剩下來的,大概只有沉重的沉默和無盡的黑暗。」這些書寫的符號裡,在我過往至今的生命河流底下,從埋藏到抽離而浮出水面,給了我一次又一次不同的觀看視野。

每次讀著村上春樹的書,總會不自覺得隨後翻閱瑞蒙.卡佛一兩篇短篇小說,深受瑞蒙.卡佛風格影響的村上,也透過翻譯他的作品進而與原著作者有些互動過。

瑞蒙的作品在在顯露著極簡的文筆,一則則猶如人生無奈、傻笑般的故事,明確的傳達他短暫的生命裡悲涼的寫照。

IMG_3948

IMG_3950

這本由時報出版的瑞蒙.卡佛短篇小說集《當我們討論愛情》,也已絕版多時,現在就是我的收藏品!

不同的譯者必會有不同的差異語譯存在。

時常會聽到喝過洋墨水的說:「我只看原文,翻譯的書籍都無法正確傳達作者的意涵在。」

我認為這是不懂裝懂,自以為讀過幾本書,便精通各種事理。任何的經典書籍,就算是閱讀原文也沒多少人能真正掌握住作者的創作架構為何。

不論原文或翻譯,真正的重點是讀者能讓自己成長達於何處?能為自己開創何種視野角度?

提到瑞蒙.卡佛,就不得不順帶聊聊理查.福特這怪咖天才,收錄的十篇短篇小說,總以現實生活裡小人物的卑微、無聊事件、蠢事作為書寫的對象,美國夢人人總企及著但成功的總是少數且一飛黃騰達人們總是歌功頌德那其餘的九成默默無名小咖也只能繼續當著跑龍套的角色。

IMG_3953

 

鮑德溫的《喬凡尼的房間》可說是作者遠離他鄉至巴黎的半自傳小說,可作為《開往中國的慢船》延伸閱讀,但這本書現也已絕版,可能需要去圖書館借閱吧!

在1950年代裡,同性戀是不可告人的禁忌,面對人性、面對自我,處在社會當下的壓力中,誠實的認清自己,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主角選擇離去所愛的喬凡尼,屈服於社會所認同的異性戀婚姻裡,但逃避的結果只是換來更大的劇痛與悲傷,逃不出的出口,進不了的入口。

 IMG_3952

 

     

 

arrow
arrow

    春江水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