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1040897.JPG  

記憶,既不是感受,也不是觀念

記憶,時間流逝後我們的某種知覺或觀念的狀態或情感

因此,所有的記憶,都隱含著一段消失的時光。

當你循線追索,你發現你以為牢牢記得的,也可能是不牢靠的。

有時候你好像在記憶的故事裡面,感覺著故事的溫度;有時候你卻好像漂浮在空中,冷靜遙遠地觀看著另一個人的故事。

P1040901.JPG  

記憶,是《人生一瞬》所要述說的故事,循著黑暗裡的幽光,是一根火柴照著懵懵懂懂的消逝時光。

詹宏志說:年歲漸長,記憶發酵。過去一幕幕的微光浮影掠過心頭,在腦海裡是鮮明的印象,寫在字裡行間卻又心生疑惑。這樣強烈的共鳴,就像劉紹銘所說的文字還能感人,是自己想說想寫的,竟已有人先替你說出口,而且說的比自己好、意境更美。

一位作家到了一定的年歲,總會試著記錄下過去的點點滴滴,透過他們的文筆,不論是齊邦媛的《巨流河》、章詒和的《往事並不如煙》、郝譽翔的《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撫慰我們涸乾的心靈。一曲George Michael的The First Time Ever I Saw Your Face適合夜晚的燭光獨酌,滄桑空靈的道出我心底的抽象符號。每個人總會用屬於自己的方式追念消逝的時光,或許是一首歌、一種味道、一幢古厝、一件古早玩物的觸摸。

〈煤炭堆上的黃蝴蝶〉在天色向晚時,父親煤礦工廠的工人載來了煤礦,這時整街的鄰居開始動了起來,鏟起煤,接著家家戶戶又有了昏黑的夜晚所需的燈光,在那物質缺乏的年代裡,人們擁有的是無價的人性溫情。文章開頭寫著「人生有一些記憶畫面意義不明,但卻又難以忘懷。」那段片刻裡,想到的是蝴蝶總流連在黑色的煤堆上,或許是因為煤炭中有著蝴蝶熟悉的味道,是蝴蝶記憶中沉睡的黑森林。在道別熟悉的地方前往陌生的土地,生命也換了個場景,另一個世界正在等待著。就是這樣強烈的離別,在消逝時,請讓我留下一些畫面吧。

1978年是我出生時,是村上春樹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是書中〈但願少年有知〉書寫的故事,年輕人面對的世界,是無限的可能、是可以揮霍的青春,而後悔總在暗處伺機撲上來。在大學叛逆的時光裡,我們留給父母的是脫離的快感,等到親人不在了,想追憶的也僅剩那悔悟的愁。

一輪又一輪的時代,對於年少有過的親情曾不珍惜,再去追尋時,就只是似真似幻的記憶。幸好,有著下一代,可以去感受為人父母的滋味,是關愛、也是贖罪。我留下一段紀錄,在某年某日裡,或許有人會和我共鳴著,〈給我全世界〉正是如此寫照,年輕叛逆的自己,終究成為心焦似焚的母親,不得不面對另一個年輕叛逆的「自己」,世間人事就是如此的重複與循環。

旅程是過去的痕跡,在浪跡天涯的陌生國度,省思腳步走過的旅程,是追尋、是發掘隱藏許久的記憶。《人生一瞬》書寫消逝時光所遺留的記憶,也編輯旅行路途上的風土人情。行萬里路流連於不同地景風貌,是心靈沉澱的修行,單只是走走看看,做個當下所謂的旅遊,能為自己帶來什麼?拍幾張照片、炫耀曾經到過某個名勝古蹟?

人,因為脆弱不堪,所以需要常常凝思。心靈需要體會異國的文化,感動於天地萬古的奇景,才能脫去一層污垢的思緒。但能否真正洗去心靈裡的憂傷,或許,總是個問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詹宏志 記憶 自傳
    全站熱搜

    春江水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