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沈周 東庄圖.jpg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的田園詩境,秋是美、秋是孤寂。

遲遲白日晚,嫋嫋秋風生,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陳子昂的《感遇》裡,內斂著儒家文化的積極人生態度,秋天到了,你完成了什麼?可否辜負了自己?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秋天草木開始凋落,進而反思自己一生走至今,多少惆悵與失意,「宋玉」的悲秋為中國文化裡,特有的士人為天下之己任寫下了註腳。宋玉何人也?杜甫:「遙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戰國時代文人也。

吟誦秋天的蕭瑟之詩,絕非消極之意,知曉人生就如那草木般,有盛開之時也終將走到凋殘時,省悟自身的微小卑弱,生命循環不已,四季無常。秋之悲的深意蘊含著對短暫生命的積極進取。

濃濃秋意有感而發,是敏感細絲的情感對天地、對萬物的共鳴,「倪瓚」一幅《漁莊秋霽圖》,疏林秋水,看似枝葉稀疏,荒寒、蕭瑟、孤寂充其畫面,但內含的意境深遠,枯筆淡墨映照著「王維」詩句裡:「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那般士大夫該有的幽清恬然。

秋霽圖.jpg  

很喜愛畫中那句「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珍重張高士,閑披對石床。」

明朝文人「文徵明」科舉應考連九次,仍名落孫山,但在畫壇上承繼沈周,在詩文書畫上都有很高的造詣。《石湖清勝圖》湖山相映,蜿蜒迤邐,秋意有著濃郁的內關寫照,「」也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中國的哲學文化裡,以優美的詩歌或繪畫藝術作為表現哲學的媒介。秋悲之內在精神,或許以詩歌繪畫更能傳達那,不可言喻的內在關照意境。

石湖清勝圖  

文徵明景物行筆之間,秀雅猶如趙孟頫;粗筆豪放間神似沈周,水墨淋漓,蒼柏蓊薆。

這幅畫賦詩著:「落日淡煙消,平湖碧玉搖,秋生茶磨嶼,人在越城橋,樹色晴洲斷,鐘聲古寺遙,西風吹短鬢,還上木蘭橈。」

秋悲只願人平和,干戈毀盡江山美

想到「張充和」的《曲人鴻爪》,民初年代裡,許許多多有著飽讀詩學、琴棋書畫皆精又能貫通中西文化的儒士們,是大時代的兒女,遙想國之衰敗,佇立在大好江山的秋靄煙霧中,思緒翻騰著孤身如何投效於己、投效於家、投效於國。

P1040913.JPG  

    

 

 

arrow
arrow

    春江水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