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浮動的文章
為何如此說呢?因為我自認才疏學淺,今日認為的真理,明日可能如狗屁,在下只能藉由不斷的閱讀與人生的歷練細細去品味琢磨,哪天發現寫的太爛了,就全刪了!
村上春樹發表的第一部小說《聽風的歌》正好是在下出生的那年,
1978多麼偉大的日子呀!第一次接觸村上的書亦是這本《聽風的歌》。高中三年級,在放學後,遊蕩在羅東的金石堂裡(想當年羅東這種鳥地方書店有五家耶,我所謂的書店不是那種只賣教科書的爛店,如今羅東已找不到像樣的書店了),為何會選這本書,這段記憶已想不起來,但在那段年少熱血沸騰的歲月裡,想看的不外乎是激情的演出、清涼的寫照,為何會閱讀到《聽風的歌》現今回想起真的是無所蹤
大概是閱讀之神(歐米山哇)對我打開天啟,「汝等畜生!見吾之所光,爾當今後獻身於吾」
就是如此金光閃閃的天籟,啟發了我,從此腦殘的皮質層漸漸有了生命的跡象。
《聽風的歌》、《1973年的彈珠玩具》、《尋羊冒險記》是所謂的青春三部曲。
主角「我」在接下來的《舞舞舞》步入了中年,目前市面上關於村上書籍的評論很多,但說真的,在沒閱讀過一二次後就直接看評論,是會影響你對文本的既定觀感;再來評論的層次有高有低,有人說他讀過三十多遍卻寫出小朋友兒童比賽的等級;有人搞不清村上春樹的作品有著非常高密度的關聯性(也就是楊照先生所說的〝互文〞,請参閱《永遠的少年》),閱讀村上兄的作品真的不簡單,怎樣不簡單,就是易讀難懂,隨著年歲蒼老而讀,會有另番體會。他媽的死培根曾說:「有些書只需看前後兩行文字便可;有些書只要讀過一遍即行;有些書卻值得你細細品味。」
在村上的作品裡你會看到卡夫卡(不用等到《海邊的卡夫卡》在《世界末日與冷酷意境》就早已表現出卡夫卡《流刑地》的風貌)、你會看到帶著波赫斯影子的little people、夾雜在脫離線性時間空間的文本之中,魔幻虛實的馬奎斯重現在《尋羊冒險記》裡,更重要的你可曾看到希臘神話在所有作品裡的核心價值,所以真的別再說,《海邊卡夫卡》是要表現出戀母情結這種話,只是顯示出膚淺的空談。
再重新整理過往的記憶,試著寫寫村上如何占領我生命中的一些片段,在三十之後可以做個初步隨筆,
不曰評論,只為日光遙想,所以浮動、所以另有發思。
要談,一定從聽風的歌、1973年的彈珠玩具說起……
青少年華閱讀《聽風的歌》是一種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意象,那段金黃歲月裡有太多的渴求,內心的空底是無限延伸,聯考的苦悶及緊接而來的漫長暑徦裡,啃著《傲慢與偏見》、《人性枷鎖》、《簡愛》、《百年孤寂、《約翰克里斯多夫》,每天拼命的餵食自己,只是不斷沉澱累積,等待某年某月的甦醒。
大學時代閱讀《聽風的歌》時,會不自覺將自己設定成書中的「我」,喝啤酒、夜晚聽著爵士,在現實中尋找書底裡的想像。
現回想起來看過去那段白爛的時光,會湧起啊!媽的!我也白爛過呀!
《聽風的歌》象徵著青春年少一個時期的結束,充滿著微微憂緒,書中一開頭便道盡青春易逝,如此美好,卻總在日後多年才察覺,
「很久沒有感覺到夏天的香氣了
海潮的香、遠處的汽笛、
女孩子肌膚的觸感、潤絲精的檸檬香、
黃昏的風、淡淡的希望、夏天的夢……
但這些簡直就像沒對準的描圖紙一樣,
一切的一切都跟回不來的過去,
一點一點地錯開了。」
許多人的評論批評都是以《聽風的歌》為起點,諸如犬儒主義、文意不清……反正甚麼鬼玩意都可以罵,真他媽的「男人四十不惑、五十不舉!」,不好意思扯遠了!
聽風的歌做為村上第一篇作品,是過去的總結、也是作家的起點。
為何第一部小說的文字會如此少,我想這是深受瑞蒙.卡佛的影響,運用精簡的文筆及高度象徵性比喻的文字代替冗長的敘述。
你可以說他帶有實驗性小說或是深受歐美文學影響,但這些八卦話,在下不感興趣。
《聽風的歌》有著青澀筆觸,例如以引用過往作家或書名作為表達的涵意,這脈絡一直延續下來,像是在《1973年的彈珠玩具》的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當今的作家幾乎是如此在用了,更重要的是揭露下來的作品有一貫風格,更可說是一部史詩集的野望。
當下時間、空間存在於義大利麵、各種食譜、一首海頓或lee morgan的即興爵士,主角「我」沒有形體,隨著不同的閱讀者賦予不同的內容;酒、煙、女人,是大學時期的共同塑造,村上為何要如此的灑狗血呢?討讀者歡心?希望有熱血場面而讓銷量好一點?
這就要翻開內容的第一頁,
「所謂完美的文章並不存在,就像完美的絕望不存在一樣。」
青少歲月是不完美的,是人生成長的一個階段,在不斷的犯錯中學習經驗、體會生命。「我」就是如此,「我」喝啤酒和女人做愛,朋友是「老鼠」,是另一個我,憤世、無處發洩的精力。
在漫長暑假裡,輕微的南風送來海的香味……
夏天,是無止境的夏季甜美的夢,曾經有過的青春美好,村上春樹沒有用文筆寫出太多的現實意境,反而運用象徵符號輕輕帶過,留給讀者的感受有更多的想像空間。
在這段想像裡,參雜了我大學時,台上教授口沫橫飛說著行政法,我只顧著讀此書,好友隨手拿了另一本《尋羊冒險記》看了幾頁,臉上便顯出厭惡的表情。
那段日子裡,夢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