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巴哈1  

 

  音樂,你會如何為它下定義?

  音樂,你喜愛何種形式的類別?古典、爵士、流行、獨立音樂……

  今天小談一下古典音樂吧!

  我們抓個主題,就以我的最愛—巴哈《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來探討。

  對生在台灣或是非歐洲體系的國家來說,古典音樂給人的印象就是高貴、典雅、有深度之人才懂得欣賞的藝術。

  但真是如此嗎?可閱覽一下我這篇文章紐約愛樂&Lisa Batiashvili 

  之前愛樂電台為了推廣古典音樂,會告訴大眾古典音樂其實在過去的時代,就是當時的流行音樂。

  這樣籠統的講法,也知道是愛樂電台的一番心思想推廣的古典音樂的欣賞。

  我舉個例來說好了,大家都知道經典文學的重要性,一來是歷經數百年的流傳;二來是對於人性與書寫的技法都是後世繼續模仿的範本;再來是對生命所碰觸的議題幾乎是恒古不變,莎士比亞的馬克白、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

  古典音樂亦是如此,過去的時代可能因樂器的品質或曲目製作的繁雜簡易不同,所以要在有限的資源下呈現作曲家想表達的精神內涵,那是一種高度專注能量的體現,把自己的精華灌注在曲目中。

  像巴哈的《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寫作的年代,樂器是以羊腸弦為主,不可能表現出後來的音高複雜變化形式。

  巴哈的《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是以當時巴洛克的奏鳴曲形式寫成,就像剛所說的當時的曲目、樂器都是旋律曲調不會太複雜,但巴哈卻讓我們見識到在有限的格式裡,發揮極限的琴音能量與人類意志持續的擴展。

  第一樂章的莊嚴慢板是以形式較流暢的方式鋪成,但一進入第二樂章的快板賦格裡,見識到的是緊湊活耀的生命表現,有著如數學般精準的對位,滴答、滴答、快速流暢的表現,是需要對生命內涵有極大認識,我現放的曲目就是第二樂章的部分(Johanna Martzy的演奏版本)。

  回應我上行所說的話,演奏者正確的演出只是基本的功力,考驗的不只是演奏者的實力,更重要的是巴哈對音樂賦予生命熱情的詮釋。

  不同意我論點之人,通常會說:「你懂音樂嗎?你會樂器嗎?」

  其實這樣的批評是非常情緒化的,就像沒當過警察,就不能批評警察的貪腐是一樣的道理。音樂的呈現會演出者的詮釋而有好壞,這種對音樂聲音的敏感,非專業音樂者有些困難,但卻可用時間、經驗而累積。

  古典音樂是非常主觀的內在思想活動,但它不是抽象。你不須懂得彈樂器,也不須看懂樂譜,只要你是個活生生的人,有情感、有愛恨悲喜,就聽得懂古典音樂。

  一首作品會因演湊者的不同詮釋,而有不同的音樂本質。巴哈的《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是公認挑戰度最高的,所以一般音樂會很少看到演奏者只安排這部作品來演出。

  巴哈這套作品代表著當時巴洛克時期奏鳴曲的高峰時期代表作,但其實巴哈《無伴奏小提琴奏鳴與組曲》後來會成為演奏者技藝精湛的指標性象徵,是來自於19世紀小提琴大師姚阿幸的發掘,否則這部作品不知又要被淹沒多久了。

  這部作品(BWV1001~BWV1006)論著起來可寫成博士論文,或出書騙錢都綽綽有餘。三首奏鳴曲、三首組曲這樣的曲部安排,是巴哈對當時的主流意識的回應,用同樣的奏鳴曲手法表現不落俗套的窠臼,龐雜的複音聲部卻以單音小提琴來作詮釋;

  創新的組曲以地方色彩為基調,像夏康舞曲(BWV1004)是取材於西班牙傳統音樂,若只單就音樂的聆聽,不斷低音的迴盪,繚繞的旋律是對過逝妻子的思念。若沒有對音樂背景的認識,實在難以想像,這曲目是以地方傳統優美的舞曲為創作題材。

  這些是我收藏的巴哈《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的不同版本,最令我激賞的是Johanna Martzy的演奏版本,在第一號奏鳴曲的表現上,從慢板至快板到抒情慢板表現的無懈可擊,沒有Szigeti的癡呆狀況。勁道十足的琴弓音色彰顯了莊嚴的慢板序章。精準無誤的多聲部表現,我聽到的是洗練的琴音散著綿綿無盡的生命,豐富燦爛的生命。

IMG_1724

若要說什麼是人生與音樂的交融,這張CD就是最好的證明。

 

IMG_1725

穆洛娃的詮釋帶有俄式的剛硬風格,在夏康舞曲的表現上算是獨樹一格。

  

IMG_1716

EUGENE DRUCKER後來創建了愛默森弦樂四重奏,這張專輯是1989年所錄製,市場評價很高,也確實是實至名歸。

展現一種年輕對生命的熱情。

 

IMG_1715

IMG_1718

ISABELLE FAUST被日本人捧為琴音能奪人靈魂的代表,封面很有禪意,《BWV1004》的夏康舞曲的詮釋加入許多自己的想法。很適合夜晚聆聽的一張專輯。 

IMG_1717

IMG_1719

IMG_1720

IMG_1721

IMG_1722

  

 

 

arrow
arrow

    春江水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