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艾蜜莉  

    

艾蜜莉,因為一連串莫名其妙的蝴蝶效應而來到世上。一開場,便是一位隱身的旁白講述故事情節的由來。而這旁白卻是貫穿整部戲的核心。

過了十多年再重新挖出來看一次,感受真的不一樣。我想,事後再去探討當初為何這部電影會賣座……等等的理由,都已不是重點。

重新再觀看一次時,所看的角度也不一樣,會不自覺地用解構的方式,一層層分離每一片段與其中所涵攝的價值。

一個人所得的、所擁有的是一場機遇,當時光真的能重來,你確定真的能改變或彌補曾有的遺憾?一部電影曲終人散後,可能覺得好看、覺得讓你獲得一種天啟式的靈感、覺得生命有了另一番意義……

尤其對我而言,電影是有這般效果。寫一篇影評可以說說電影的情節如何?好看不好看……等等的文字

然而對於我卻無法如此地將喜愛的電影化作文字,因為自己總不自覺的投入其中,有時會難以自拔而導致殘留心中的是迷失、惆悵的苦味、甜味的交雜。

因為有個女孩喜歡這部電影的關係,所以重新挖出自己收藏的百寶箱,重新再觀賞了一遍,也因而可以比照著法國新浪潮的思維在這部電影中的分量。

好比說,電影裡的旁白角色說著一堆雜七雜八的碎語,猶如《黑店狂想曲》般黑色幽默,以及電影中快速鮮明的節奏都有著新浪潮的影子。

50、60年代的法國人所驕傲的電影思維 —「新浪潮」也漸漸走向沉悶、脫離觀看者的角度。導演尚.皮耶.居內(Jean-Pierre Jeunet)是個怪才,繼《黑店狂想曲》後再一部融合日常生活與幻想人生的幽默之作。

故事一開場,就明確表達導演眼中的世界觀沒啥秩序可言的人生,諷刺道德沉悶的表面社會。依照這樣的感覺,好像會是拍出一部黯淡、盡是悲傷的情節,偏偏居內就是要跟觀眾唱反調,以一部從頭到尾不斷穿插著幸福、明亮活潑的魔幻敘事風格。

艾蜜莉出生的家庭,老爸有問題,老媽有神經質。看似一個不健全的家庭,其實深層的含意說的不就是,今日社會裡,可否真有精神意志是完美無瑕之人呢?心底裡,人人都有脆弱與不符合社會期待的狀態存在。

要求屬於人的世界要像個如天堂般的想像,本身就是扭曲了人性。在艾蜜莉期望快快長大成人後,可以盡早離開家。等到這天的來臨,所謂的長大成人的世界,並不如預期般的美好,艾蜜莉身旁盡是一些怪怪的房客、欲求不滿的同事、被艾蜜莉捉弄的水果店老闆……在一群怪咖沒啥幸福可言的人們,愛蜜莉藉由她搗蛋般的壞壞眼神,幫助陌生熟悉的人找到幸福,也找到自己的快樂。

然而在這老梗單純的電影橋段中,導演可不就如此滿足,非得要詼諧嘲弄一番不可。被艾蜜莉搓和的店內的情侶,剛開始因愛而容顏煥發,就在愛的天雷地火之際,來個大轉彎。因男友時時刻刻監看,讓她害怕又憂鬱了起來,男友卻只知想著:「女人不好好看住,就會跟人跑。」

導演藉由化身為艾蜜莉這角色,表達對這世界的另一番幽默的愛與法式的愛情哲學。愛情隨時可能變質,而最大的原因,不是怪東怪西,其實就是你自己搞出來。令女人厭惡的是什麼,就是追求者的死纏爛打與在愛情裡無謂的懷疑。

人的情感,導演呈現了可愛又可笑的一面。一位怪怪房客,因為老公跟人跑,只知整日活過去的緬懷中,艾蜜莉卻捏造一封不存在的情書,而使得這位被拋棄的寡婦重新又活了過來。

這讓我想到《安娜.卡列尼娜》裏的一句話:「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不幸福的家庭卻各有個的不幸。」

幸福是什麼?

老畫家跟艾蜜莉說:「幸福,是自己主動去爭取,不要等待。」

幸福,讓人奮不顧身往前奔走,也雖然常常遍體麟傷。幸福的定義,男女生又大不同,身在亞洲的男人受著過往遺毒太深,腦裡想的仍是那套「只要有江山便有女人」。遊走過歐洲,看著差異性的文化在此有著很大的不同。

想起《幸福麵包》裡的一句話:「誰都有可能從一個人變成兩個人的瞬間。」

幸福麵包

 

2008年的金馬影展,觀賞眾多的作品裡,至今印象最深的是《淚海》(salt of the sea),出生紐約的女主角決定回到祖國巴勒斯坦居住,在巴勒斯坦所愛上的男人卻一心想逃離這國家。幸福,兩人所追求雖然都是彼此的愛情,但以巴的衝突歷史卻圍繞著兩人,以色列的占領地有曾是她爺爺的土地、房子,也被以色列人強奪去,對於這該是屬於何人的財產,最終還是強勢者說了算。小人物的幸福在大環境裡常顯得渺小又無助,卻又是不可迴避的歸屬。

淚海

 

《艾蜜莉的異想世界》導演居內用超寫實的拍攝手法,在每一個個片段裡都藏著令人再三玩味的新發現。電影院裡的那一幕,觀眾看著楚浮的《夏日之戀》每個人臉上的表情像是幸福洋溢著,其實這樣影像傳達的真正要說的是:「這樣的樂趣何在?」「看的懂嗎?」

蒙馬特區,我想到的是多年前在阿貝斯廣場的手搖風琴聲,彷彿讓我聽得到過往巴黎的舊魅力。

在安靜的巷子裡,可以依稀記得耳邊傳來:「Bonjour Monsieur」

可否知道電影裡老畫家為何只畫雷諾瓦的畫嗎?因為最早發現蒙馬特山丘魅力的便是雷諾瓦羅德列克這些畫家,以煎餅磨坊為中心來尋找畫作的來源,因而煎餅磨坊也成了蒙馬特的另一種意象。

巴黎

 

溫暖的童話色彩又具法式浪漫映像的幽默電影,配上揚.提爾森(Yann Tiersen)的音樂真是好得沒話說。

喜愛法國新浪潮電影的朋友可以參考此書

IMG_4111

 

    

IMG_4110  

 

音樂來自此張收藏CD

 IMG_410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春江水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